26歲,兩個女孩Elaine&Vicky前往澳洲進行為期兩年的打工度假,我們花了十六個月才體會到林懷民所謂『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這句話的含意,並寫下文章 「讓世界改變你,讓你改變世界」。
兩年後,我們帶著勇氣和熱情回到台灣,和大家分享打工度假的重要性。我們製作了一部12分鐘的同名影片 「讓世界改變你,讓你改變世界」,希望能藉由這支影片,盡一己之力,讓更多人能勇敢跨出去,也希望能藉由這支影片為正在國外辛苦打拼的背包客們加油打氣,但在此時,我們卻看到台灣的媒體不斷扭曲了打工度假的價值觀,這對於準備前往打工度假者來說,無疑是打斷了他們正要飛翔的翅膀和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打工度假」絕對不是只有金錢的價值觀,它絕對不是那樣膚淺,它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對於人生的磨練和自我找尋的過程, 我們選擇出走,為的是要看世界,我們選擇出走,不是逃避,是帶著對人生的疑問,對自己的疑問去尋找答案。
GAP YEAR 空檔年/壯遊,被西方人視為是年輕人人生中的重要課題,今天不提歐美國家,就連我們鄰近的亞洲國家韓國和日本,都比我們早將近十年盛行打工度假的風氣,經過統計,台灣出走打工度假的年齡平均為26歲左右,在全世界裡面是年紀最大的,而我們在澳洲遇到非常多韓國人出來的都只有20初頭。
他們的學校,大力鼓吹年輕人在還沒畢業前先休學出去看世界,回國後再檢視自己所學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他們的企業和社會也都鼓勵年輕人出走,他們驕傲地對我們說,等他們回國不論就學或是找工作都會有加分的效果,反觀台灣,我們的學校、企業和社會卻普遍認為打工度假是扣分,是逃避的選擇,這實在是令人很心痛的一件事。
「你可曾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從小,我們被教育成只要乖乖讀書就好,大家只重視成績單上的分數,排行榜上的名次,所以我們被訓練成讀書的機器,一個個被複製著長大。在台灣這個社會,我們汲汲營營,好像除了唸書以外所有事情都變得不重要了。
我們用分數去選擇學校,去選擇一個好聽、有名的學校,但往往選擇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我們用分數去選擇科系,所以讀的科系也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所以造成很多人選校不選系,因為學校的名稱好聽、因為分數到了所以就讀。
我們背負著父母的期望勝過心中所想要的。
我們走在一條和大家相同的道路上,於是當我們畢業了,沒有考試的目標了、沒有學校的課程了,頓時,我們不知道該往哪裡前進。我們不懂得尋找自己,追尋著自己的興趣和夢想,所以出了社會後卻才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才發現自己不喜歡從前所讀的科目、才會發現自己正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為自己做選擇,去尋找一條自己渴望的道路。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停下腳步思考,我要的是什麼?
「出走後,才看見自己的渺小和無知」
當我們出走後,才發現為什麼旅遊廣告沒有台灣? 為什麼旅行社門口上的招牌沒寫上去台灣多少錢?
為什麼書店裡玲瑯滿目的國外書籍有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印尼,卻沒有台灣?
為什麼台灣在別人耳中這麼陌生?
當我們出走後,才發現原來外國人根本不知道台灣,當我們熱情地介紹著台灣有台北101這棟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時,也才發現沒有人知道台北101,只有台灣人自己知道,這些我們在國外所感受到的痛,是我們從小生長在台灣永遠看不見也無法深切體會的一面。
當我們出走後也才看見自己的渺小和無知,才會發現原來自己熱愛著這片從小生長的土地,也才會回頭珍惜原來在台灣所擁有的一切。
我們也要告訴大家,我們在國外所做的絕對不是沒有人要做的工作,全世界的背包客來自英國、法國、歐洲等國家,都在做著和我們一樣的工作,都靠著自己的勞力賺取下一段旅費,正因為這些辛苦的工作,才能磨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成長。
『壯遊』的意義是年輕人在經歷這些磨練後的蛻變,回流家鄉,進而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要有長遠的視野和國際觀,也請學校和企業不要害怕年輕人出走,因為出走的人會回來,替這個社會注入新的熱情和力量。
「壯遊,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視野」
一個人的價值該如何衡量?用職業、社會地位、還是收入呢?
小時候大人總是說要好好讀書,長大後才會是個有用的人,
但是“一個人有沒有用”,又該如何定義?
學歷高、收入高才是有用、有價值的人嗎?
在澳洲,我們看見除了讀書外,他們更注重孩子的身心發展,更注重追尋「興趣」,澳洲以人為本,尊重每個認真工作的人,讓我們看見真正落實的「職業不分貴賤」,也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人本來就該追尋著興趣找尋夢想,才看見人有無限的可能性。
我們的社會追求著學歷,用文憑、職業及社會地位去評斷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卻造成大家都唸了一堆書,選校不選系,一個個畢業後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不知道所學何用,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
我們的社會該重新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只有唸書的「單一」選項,每個人都要會唸書、愛唸書?我們的教育應該是讓喜歡唸書的人唸書,讓擁有自己所長的人,用心地去發展他們的興趣,然後帶著無比的熱情前進,走著走著,自然會變成專業。
我們的教育應該適性而為,而不是讓人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在朝著興趣發展的同時,卻要深怕自己是不是被社會遺漏,
「職業從來就沒有貴賤之分」,每個人生下來都會有屬於他的一片天,請尊重每個用心、認真工作的人。兩年的打工度假讓我們重新找回了自己,更看見自己的無限可能。
「讓孩子吃苦」
我們也想要透過演講告訴為人子女的父母,如果今天你的小孩要去打工度假,你應該要為他們感到驕傲,請你一定要支持他,因為這是他學著獨立,學著危機應變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最好機會,不要害怕讓小孩子吃苦,因為這些苦會在他心裡沈澱,等他練就一身本事,回來後就再也不會輕易被擊倒。
「堅持的決心」
在還沒出走以前,我們只專注自己周遭的事情,但是經歷過兩年的打工度假之後,我們開始關心著如何可以讓台灣這個社會更美好,所以回台之後,跟著心裡的聲音,我們的每一場演講散播正面能量和愛,因為我們所說的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捧著真心,所以你一定可以在演講的過程中獲得力量。
在受邀外交部演講的最後,我們問大家,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的夢想是什麼?現場一面沉默,我們接著說:「我們的夢想是希望能為台灣帶來『改變』,希望能看到一個美好的台灣,一個年輕人在出國看世界後會想要回來盡一己之力的家園,打工度假改變了我們,我們願意為了這份理想而努力。
合作企業 演講講題:
<旅行、壯遊>
1. 讓世界改變你,讓你改變世界
2. 旅行帶給我的十件禮物
3. 第一次遊印度,免驚啦!
4. 勇闖古文明,埃及大冒險
<人生夢想藍圖>
<專長X天賦>實現天賦揮灑人生,把興趣當飯吃,越玩越有錢
<心靈成長>
解開原生家庭的枷鎖,重生
超過百場企業/校園演講經歷
● 正聲廣播電台「星光記事簿」節目專訪《開著家,去旅行:紐西蘭露營車旅遊聖經》開露營車旅遊趣事分享。
● 聯合報新聞報導「尋找驚歎號,在旅途在心間」
● 網路知名平台駐站作家 媽媽經、背包客棧、Nice day、世界邦、東森新聞、三立新聞、蘋果日報 ...等。
● 製作12分鐘影片「打工度假的意義,讓世界改變你,讓你改變世界」獲得廣大迴響。
● 參加伊甸基金會舉辦「象圈工程心旅行志工計劃」。
完我們的分享後,更寫了一篇文章介紹我們『Supertrampstars Elaine and Vicky』給予我們很大的鼓勵令我們備受鼓舞。
● 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分享紐西蘭租露營車自駕環島經驗。
● 澳洲兩年打工度假
● 寫下「打工度假的意義,讓世界改變你,讓你改變世界」文章,獲得廣大迴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