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說自從女作家事件發生以來,我一直不想去談論這件事, 但是當我在看個人FB時看到某位長輩轉發新聞,說著:「還好有這個事件發生,讓我們開始和孩子談論“性”」,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該寫,因為我們從小就生長在一個不能談論性、愛和死亡的土地。

我曾經寫過很多文章,包含生死、教育、職業歧視,但我卻永遠不能改變什麼,因為我發現裝睡的人真的叫不醒,在我寫下 為什麼亞洲的父母像是動物園裡的動物,等著在家被看?  這是我在媽媽經、背包客棧火紅的文章,當時我的身邊還沒有這麼多年輕父母,朋友們都熱烈轉發我的文章,後來當他們成為父母後,變得視而不見,變得不願意面對教育的問題,不但眼盲耳盲更是心盲,開始拒絕接受很多事,這是我很失落的地方,因為寫了有什麼用?這也是我越來越不願意寫相關文的原因之一。

離題了,回到先前說有長輩分享「也因為有這樣的事件發生,讓我們開始和孩子談論“性”」,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見這句話的可悲性,竟然要用性侵這樣可怕的事件來教育小孩性觀念?我們到底是生長在一個多壓抑的社會?讓我們要用一件負面又悲傷的社會新聞去教育孩子對性的看法和態度?

我們不是用正面的方式教育孩子性觀念,卻是用這種糟糕的負面新聞教育孩子,讓孩子對性恐懼?性本無錯,性事本身可以很愉悅很快樂,因為有愛才有性,沒有了愛,性變成是一種侵犯。

身為女孩,很可悲的是從小沒有人教你該如何拒絕,所以我們總是不懂的拒絕,
身為女孩,很可悲的是從小沒有人教你如何保護自己,所以我們不懂的保護自己,
身為女孩,從小到大遇到變態,覺得很噁心很害怕,但又能怎樣,這是每個女孩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有的記憶,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在家附近遇見變態害怕爬腿就跑的模樣,有一次小學下課,變態開著車直接在車裡打手槍故意開到我們旁邊讓我們看、還有小學六年級補習班老師稱讚我解題解得很棒,但不知道為什麼手卻往我大腿上來回著摸兩下,當時的我不知道有什麼,可能有點嚇到也不知道該有什麼反應,但沒想到人生來到33歲,想起這些片段卻格外清晰,因為這些記憶讓人不舒服,所以在腦海深處忘不掉,

我們的心情無法跟父母分享,因為性在家裡是個禁忌,或者是說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該跟誰說?跟姐妹跟朋友?但我們從小被教育著不能說啊! 因為父母讓女孩認為性是不好、是不對的事,

這就是為什麼女孩被欺負了也不會說,因為害怕家人、朋友、社會異樣的眼光,其實女孩心裡很希望家人對她說:「沒關係,這不是你的錯」,但為什麼我們的社會都不是這樣對受害者說,更過份是還有人是非不分,會把錯加到受害者身上,

今天即便是正常的男女交往,女孩也會因為害怕男孩不高興、不開心、達不到對方的期望,所以常常委曲求全的告訴自己沒關係,

男友想要,心裡想著媽媽說不行,男友一直求,好吧!因為愛跨出這一步,第一次會痛,但不會跟誰說,
男友不想戴套,心想著不行,這樣會懷孕,但男友一直求,說射在外面沒事,女孩不想掃興,好吧! 因為愛跨出這一步,這是眾女孩的成長故事。

任何事有了第一次都是個開始,開始學習性愛,學習技巧、學習如何愛人,開始學習如何分手,若兩人不適合,這本是男女交往很正常的步驟,但在華人社會我們從來不會和父母談論這些事,我們該學習的是避孕,而不是不做,我一直都認為經營一段長久的感情必須有契合的性愛,如果在沒有和另一半體驗過性愛就走入婚姻,對方不行怎麼辦?對方對性的態度跟自己是一樣的嗎?

你相信現在已經是2017年,卻有男人覺得性只是一種傳宗接代的手段、只是一種發洩嗎?為什麼?因為這就是父母教我們的,因為我們害羞、難以啟齒,所以避而不談。

在家裡如果有一男一女的孩子,沒有人會對男生限制,限制回家的時間、限制出去玩還必須打電話回家報備、限制不要隨便(為什麼女生只是出去玩就要被說隨便!?),

女孩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怕父母的期望落空、怕做錯事、怕一不小心身敗名裂、怕自己被周遭的人所不齒,所以我們習慣不說,以為這樣是正常,

生為女孩,很可悲的是從小沒有人教你該如何面對性、愛、渴望、男女情感問題,因為父母認為那不重要,他們覺得你讀好書就好,長大找個不錯的人嫁,難道這就是一個女人的一生?

當我在澳洲兩年打工度假,深入當地家庭,看見外國人如何表達愛,每晚在床邊和孩子唸故事書、尊重小孩的想法和意見、父母做錯事會和小孩道歉,這些台灣父母嫌忙嫌麻煩、或是害羞難以啟齒的事,卻是外國家庭在教育一個小孩成長最重要的時刻。

我才知道原來台灣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一切源自於家庭教育。台灣的教育從來不是積極鼓勵的正面教育,而是打罵貶低比較的負面教育,原來,我很棒

因為我們從來不懂得表達愛 台灣教育最嚴重的問題「我們生下孩子,卻不知該怎麼教育他/她」,然後我們也從來不願意面對死亡 如果今天是生命的終結,你的人生是否會感到遺憾?,認為提到死是不好的事,導致意外發生時,留下來的人永遠不知道如何面對。

不論是性、愛或生老病死,這些本該發生在每個人一生當中的事,必須不斷練習才能學習的事,我們卻不願意面對、卻難以啟齒。

 

愛需要練習,才敢表達,
性需要練習,才能享受,
死需要練習,才能告別。  (這裡說的不是練習去死,而是練習面對死亡,面對每年該定期更新遺囑)



為什麼你不敢談論生命中本該會發生的這些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級旅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